春节对联每年贴,其中奥秘大家知多少?

2017-02-23 9:22 来源:邪恶报 作者:佚名

春节对联,我们每年都会贴。其实贴春节对联,隐含着许多的奥秘,在春节对联中,大家最熟悉的是什么对联呢?对于春节对联的起源发展,大家认识多少呢?在春节来临之际,小编特地搜集整理了一些关于春节对联的相关知识,和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,加下来,我们一起进入春节对联的世界。

春节对联,又叫“春贴”、“门对”,它以对仗工整、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,抒发美好愿望,是汉族特有的文学形式。春节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,但必须相等。春节对联起源于桃符,是华人过春节的重要标志。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节对联的时候,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。余亚飞《迎新岁》称:“喜气临门红色妍,家家户户贴春节对联;旧年辞别迎新岁,时序车轮总向前。” 每逢春节,无论城市还是农村,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大红春节对联贴于门上,辞旧迎新,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。传统春节对联是用毛笔书写,但亦有印制的春节对联。春节对联的种类较多,有街门对、屋门对等。

春节对联起源

春节对联

毛笔手制春节对联

春节对联,起源于桃符(周代悬挂在大门长方形桃木板)。据《后汉书·礼仪志》所载,桃符长六寸,宽三寸,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“神荼”、“郁垒”的名字。“正月一日,造桃符着户,名仙木,百鬼所畏。”所以,清代《燕京时岁记》上记载:“春节对联者,即桃符也。”五代十国时,宫廷里,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。《宋史·蜀世家》说: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,“以其非工,自命笔题云:‘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’,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节对联。直到宋代,春节对联仍称“桃符”。王安石的诗中就有“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”之句。宋代,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,叫“春贴纸”和“春节对联”。这一习俗起于宋代,在明代开始盛行,到了清代,春节对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

热门专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