郯城大地震:中国史上最大的地震(2)

2017-02-23 9:22 来源:邪恶报 作者:佚名

 

郯城大地震

  山东莒县邹家庄墓碑震坏——郯城大地震遗迹

  郯城大地震后果

  因为地震发生在戌时(晚上七点至九点),古时的人们没有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活动,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,故而,这是一个人们正在准备睡觉或者 已经入睡的时间,很多人是在睡梦中被顷刻坍塌的房屋砸死砸伤的,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也特别严重。地震中的人口死亡在5万人以上,康熙时期山东鲁南地区仍是 地广人稀,多层建筑物少,这样的数字在当时已经是天文数字。同时,由于消息流通缓慢闭塞,震后无法组织积极有效的救灾活动,适逢夏季又连降暴雨,导致了灾 区瘟疫流行:“区内死尸遍野,不能殓葬者甚多;暴雨烈日,瘟痢随作,人民疏散。”虽然清政府在地震发生后便命令户部速行详议、分别蠲赈,发免山东沂州等 40州、县、卫年租多寡不等,并遣官赈济,但还是导致灾民流离失所,经济损失极为惨重。

  震后,我国约500余种县志、方志,碑文、诗文等对这次地震作了详尽的记载,其中有破坏的记载达150余县,堪称是我国历史上史料记载最为翔实丰富的特大地震。

  郯城大地震前兆

  —次大震发生之前,往往会出现丰富的宏观异常现象。这一点已被人们所公认。仅从现存的历史资料来看,大地震之前出现过特旱大涝、地下水位上升、动物异常等宏观方面出现异常情况。

      1、特旱与大涝 史料记载,郯城地震前四年,即1664年秋冬,在震中区西部广大地域,包括山东的西部,河南,河北,江苏和安徽等省的部分省出现大面积干旱。次年旱情持续 发展,遍及整个山东省,并漫延到河南,河北,安徽和江苏筝省。这年山东除胶东半岛麦收十分之二外,其它各地夏,秋绝产,正是“千里赤地”草木皆枯”。有的 县出现“人相食” 的惨景。

郯城大地震
郯城大地震遗址

     2、地下水位的升降 地下水位的升降,作为一种地震宏观前兆异常,史料的记载中并不普遍。而伴随地震的发生,瞬息变化的地下水位在记载中则遍遍皆有。这种地下水位的异常变化,是可以作为宏观前异常观象的。

     3、地震伴随的物理现象 郯城大震时,据史料记述,伴随出现的大气物理观象,主要有地气,地光,地震,震后还有地生白毛的众多现象、特别是地生白毛,这次地震后分布甚广、主要在低烈度区的南方。

  郯城地震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,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历史上发生的震级最大的破坏性地震(释放能量约为1976年7 月28日唐山7.8级地震的11倍)。有史以来天灾无法避免,但如何做到提前预警、疏散,事后积极救援、安抚,尽可能降低伤亡,一直值得当权者为之努力。

热门专题